固收专题研究:银行视角看金融业“挤水分”.pdf

2024-05-20 15:22
华泰证券
固收专题研究:银行视角看金融业“挤水分”.pdf

免责声明和披露以及分析师声明是报告的一部分,请务必一起阅读。1固收银行视角看金融业“挤水分”华泰研究研究员张继强SACNo.S0570518110002SFCNo.AMB145zhangjiqiang@htsc.com+(86)1063211166研究员仇文竹SACNo.S0570521050002qiuwenzhu@htsc.com+(86)1063211166研究员吴宇航SACNo.S0570521090004wuyuhang@htsc.com+(86)1063211166联系人欧阳琳SACNo.S0570123070159ouyanglin@htsc.com+(86)10632111662024年5月14日│中国内地专题研究核心观点近期银行行为受到债市强烈关注,几个重点事件与银行这一主体密切相关,一是打击空转问题,二是大行放贷、小行买债行为,三是自律机制推动存款利率下降,四是银行息差压力进一步上升,五是金融业“挤水分”,六是4月社融负增长。结合上市银行年报和一季报,银行负债端面临较大的存款成本率上行压力,资产端自去年来出现了典型的“大行放贷,小行买债”现象,资负双重压力下净息差持续下行,投资收益重要性上升。此外资产质量与资本充足率整体呈稳中有升态势。向前看,银行业在关注指标、净息差压力、资产质量等方面或出现转变,短期对债市偏利好居多。银行报表怎么看?商业银行由于经营方式的特殊性,其对应的报表科目也具有特殊性。资产负债表的结构比较稳定,据23年报数据,资产端发放贷款和垫款占比最高,结构上国有行>股份行>农商行>城商行,同业资产占比较少。存款是银行最重要的负债来源,结构上国有行>农商行>城商行>股份行,向中央银行借款占比较低。利润表与非金融企业不同,由于中间业务收入占比较小,因此利息净收入相当于制造业的主营业务收入。银行研究关注量、净息差和拨备。资产负债端:银行存款成本率上升,“大行放贷、小行买债”演绎近年来自律机制一直致力于推动银行负债端成本下降,但是去年以来,银行尤其是国有大行存款成本整体抬升,表面看与银行存款利率下调的趋势相悖。一方面或系银行拉存款压力仍存在,如变相提高存款利率等,另一方面则是源于存款定期化和存款期限拉长倾向。资产端,去年以来,大行与小行行为明显分化,出现了典型的“大行放贷,小行买债”现象。究其原因,近两年大行、政策行贷款增长速度非常快,一定程度上挤压了中小银行业务空间,致其不得不增加债券的配置力度,方向以利率债为主。此外,资产端还需关注,上市银行的基金投资规模微降,主要与资本新规相关规定有关。净息差:资产+负债双重压力,净息差持续下行,投资收益重要性上升近年来,我国银行业净息差持续下降,2023年底达到1.69%,已低于自律机制对净息差1.8%的底线要求,主因其资产端(个人住房贷款等存量资产持续重定价等)与负债端(存款定期化倾向及拉存款压力)面临双重压力。与此同时,投资收益成为以农商行为代表的多数中小银行的创收来源,从收入数据看,2023年我国上市银行利息净收入、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占比及同比基本呈全线下滑态势,而投资收益占比、同比普遍保持正增。资产质量与资本充足率:稳中有升2023年我国上市银行不良贷款率录得1.17%,同比22年下降近4bp,一方面得益于近年来保交楼、房地产贷款展期、城市融资机制等一揽子政策效应,传导至企业还款压力减轻、城投地产领域的潜在风险缓释,另一方面与银行部门不良资产处置力度加大等因素有关。资本充足率方面,大多商业银行有不同程度改善。向前看,在后续防空转、禁止手工补息、金融业挤水分等多重影响之下,预计银行业可能会出现以下变化:1)扩表速度下降,转而更关注利润指标;2)负债端成本或将持续下降,息差下行压力预计有所缓解;3)更关注信贷的质而非量,预计资产质量稳中有升。风险提示:货币政策放松超预期,政策刺激超预期。免责声明和披露以及分析师声明是报告的一部分,请务必一起阅读。2固收研究正文目录银行视角看金融业“挤水分”——上市银行2023年年报和2024年一季报分析3银行报表怎么看?.4银行资产负债表...4银行利润表....6从上市银行年报和一季报看债市关注点....6负债端:存款定期化倾向+拉存款压力→银行存款成本率上升....6资产端:“大行放贷、小行买债”,资本新规下银行的基金投资微降..9净息差:资产+负债双重压力,净息差持续下行,投资收益重要性上升.....10资产质量:稳中有升,不良贷款率普遍下降.....13资本充足率:整体改善..15风险提示..16免责声明和披露以及分析师声明是报告的一部分,请务必一起阅读。3固收研究银行视角看金融业“挤水分”——上市银行2023年年报和2024年一季报分析近期银行行为受到债市强烈关注,几个重点事件与银行这一主体密切相关。具体来看:一是打击空转问题。去年8月央行领导在发布会中提及“防止资金套利和空转”,11月全国人大提及“货币资金在银行间空转”,今年3月两会政府工作报告提到,“避免资金沉淀空转”。当前“空转”问题主要出现在信贷市场,即“信贷使用效率不高”,企业从银行贷款后转头投入存款和理财,并未进入实体之中。二是大行放贷、小行买债行为。之所以出现上述“空转”问题,一方面原因在于银行资产端。去年以来,在实体真实融资需求不强的背景下,银行尤其是大行反而加大贷款供给,例如不少银行不惜用“价格战”方式,以低成本投放贷款,部分贷款利率甚至低于同期国债。背后主要有三层动机:一是响应支持实体号召;二是银行自身面临规模和排位比拼;三是存贷款规模会计入金融行业增加值并贡献GDP,地方政府在GDP考核诉求下也会督促银行多放贷款。大行的这一行为也使得企业信贷被充分甚至超量满足,发债需求下降,小行无贷可放,不得不多买债券。这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大行放贷、小行买债”行为。三是自律机制推动存款利率下降,包括禁止“手工补息”行为。出现上述空转问题的另一方面原因在于银行为争取存款,变相提高存款利率,绕过存款自律机制的限制。例如去年以来,大行手工补息行为明显增加,通过手工补息,存款利率至少可达到活期2%,定期存款3%。这也意味着企业拿到信贷后无需进行实体投资,转手投入存款或银行理财便可收获“稳稳的幸福”。今年以来,为防空转以及缓和银行息差压力,自律机制推动银行负债成本下降力度进一步加大,包括严控协议存款、禁止手工补息、大行暂停3年以上大额存单销售等。四是银行息差压力进一步上升。截至2023年四季度,银行业净息差进一步下滑至1.69%,低于自律机制底线1.8%,大行净息差下滑幅度最大,银行业经营压力进一步加大。上述的大行低息大额放贷与手工补息提高存款利率是重要原因。五是金融业“挤水分”。2024年一季度,国家统计局对金融业增加值的季度核算方式进行了优化调整。具体来看,以往核算方式主要参考银行贷款余额的同比增速,而优化后的核算方式主要参考银行利润指标,包括营业收入中的利息净收入增速、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增速等。背后的考虑主要是旧核算方法存在一系列弊端:一是信贷月末冲量行为造成金融业增加值虚胖;二是易造成资金空转问题;三是强行放贷弱化信贷质量、积累金融风险。短期来看,新的核算方法可能带来“挤水分”的扰动,对货币信贷总量造成下拉影响,不过长

点击免费阅读完整报告
© 2017-2023 上海俟德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沪ICP备17027418号-1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210551
回顶部
报告群
公众号
小程序
APP
在线客服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