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第5期《养老金融评论》内容概要.pdf

2024-06-11 14:32
2024年第5期《养老金融评论》内容概要.pdf

养老金融评论2024年第5期(总第102期)吴玉韶等:中国式现代化与养老服务发展新趋势杨燕绥:银色经济下“保险-医养”理性消费模式与价值董登新:大力发展银发经济,扩大老年消费需求朱铭来等:瑞典长期护理保障制度发展状况及启示胡宏伟等:德国护理保障制度体系:嬗变、调适、评价与启示——基于制度关系的视角刘德浩:海南长期护理保险制度建设研究施文凯:完善长期护理保险制度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养老金融50人论坛www.caff50.net内部资料妥善保存养老金融50人论坛简介养老金融50人论坛(CAFF50)由董克用教授联合华夏新供给经济学研究院等多家机构共同发起,于2015年12月9日正式成立。论坛成员由政界、学界和业界具有深厚学术功底和重要社会影响力的人士组成。论坛主要关注养老金金融、养老服务金融和养老产业金融三部分内容,致力于成为养老金融领域的高端专业智库,旨在为政策制定提供智力支持,为行业发展搭建交流平台,向媒体大众传播专业知识。随着对养老金融研究的深入,为了促进产业落地,贵州国康养老金融研究院于2021年1月29日在北京宣布成立,致力于将自身建设成为一流、综合、专业的养老金融智库。论坛学术顾问:潘功胜王忠民胡晓义宋晓梧论坛秘书长:董克用常务副秘书长:张栋施文凯副秘书长:孙博王赓宇1《养老金融评论》简介《养老金融评论》是养老金融50人论坛月度官方刊物,秉承“专业性、前瞻性、国际性”的学术理念,以“为政策制定提供智力支持,为行业发展搭建交流平台,向媒体大众传播专业知识”为宗旨,重点反映论坛成员的学术成果与观点;跟踪国际理论前沿与实践动态;探讨中国养老金融改革与发展,促进养老金融领域交流与融合。我们诚挚欢迎业界、学界的专家踊跃撰稿,为我国养老金融发展贡献智慧。《养老金融评论》编委会主编:董克用姚余栋执行主编:张栋孙博编辑组成员:施文凯于东浩陈瑶刘佳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来稿、订阅及索要过刊等事宜,请发邮件至编辑部工作邮箱caff50review@caff50.net进行联系。2目录【本期重点关注】吴玉韶等:中国式现代化与养老服务发展新趋势4杨燕绥:银色经济下“保险-医养”理性消费模式与价值.....24董登新:大力发展银发经济,扩大老年消费需求31朱铭来等:瑞典长期护理保障制度发展状况及启示35胡宏伟等:德国护理保障制度体系:嬗变、调适、评价与启示——基于制度关系的视角51刘德浩:海南长期护理保险制度建设研究73施文凯:完善长期护理保险制度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92【CAFF50大事记】2024年4月CAFF50动态.101本期重点关注3导读:养老服务金融是养老金融概念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指的是社会机构围绕老年人的消费需求进行的金融服务活动。近年来,我国大力发展养老服务金融,为实现老有所养提供愈加坚实的保障。保险、银行、基金等金融行业不断聚焦养老服务,加大对养老领域的支持力度,创新养老金融产品,着力丰富养老服务供给,为老年人安享晚年提供更多样的选择。本期《养老金融评论》重点关注如下内容:养老金融50人论坛核心成员、复旦大学老龄研究院吴玉韶教授分析中国式现代化与养老服务发展新趋势;养老金融50人论坛核心成员、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杨燕绥教授阐述银色经济下“保险-医养”理性消费模式与价值;养老金融50人论坛核心成员、武汉科技大学金融证券研究所董登新教授提出大力发展银发经济,扩大老年消费需求;养老金融50人论坛特邀成员、南开大学金融学院养老与健康保障研究所所长朱铭来教授分析瑞典长期护理保障制度发展状况及启示;养老金融50人论坛特邀研究员、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胡宏伟教授基于制度关系的视角,分析德国护理保障制度体系的嬗变、调适、评价与启示;养老金融50人论坛特邀研究员、海南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刘德浩教授分享海南长期护理保险制度建设研究成果;养老金融50人论坛常务副秘书长、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助理研究员施文凯通过青岛、南通、成都开展长期护理保险制度试点调查,分析完善长期护理保险制度的发展路径,以飨读者。本期重点关注4吴玉韶等:中国式现代化与养老服务发展新趋势①吴玉韶:养老金融50人论坛核心成员、复旦大学老龄研究院教授现代化概念在我国的发展历久弥新,从新中国成立后明确提出“四个现代化”,到改革开放后创造性提出的“小康社会”,再到新时代正式确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国家战略,其内涵日益丰富,目标也更加明晰。2020年10月,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要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时隔两年,党的二十大报告再次宣告,新时代新征程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本文摘自《社会保障评论》2023年第6期,作者为吴玉韶、张钰婕。张钰婕系复旦大学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学院博士研究生。本期重点关注5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开启中国式现代化新征程对增进民生福祉、提高人民生活品质的关键领域也提出了更高要求,要求紧紧抓住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深入群众、深入基层,采取更多惠民生、暖民心举措,着力解决好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提高公共服务水平,增强均衡性和可及性,扎实推进共同富裕。这些工作要求都是推动高质量发展、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重要部署,也是应对新时代人口结构变化所带来民生问题的关键举措。2000年,中国60岁及以上人口占总人口比例达到10%,65岁及以上人口占比达到7%,正式进入人口老龄化社会,至今已逾22载。在此期间,以老年群体为服务对象,以生活照护、专业协助、健康护理、精神慰藉等服务形式为依托,以满足生活、精神等方面需要为目标的养老服务业也迎来新的发展机遇,成为惠民生、保基本、促福祉的重要实践。新时代推动人口高质量发展,不仅体现了中国式现代化是以人民为中心的现代化,也回应了人口规模巨大和老龄化程度加速的挑战。而养老服务业作为推动人口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部分,促进其高质量发展成为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的新趋势。2021年底,《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新时代老龄工作的意见》明确指出,“有效应对我国人口老龄化,事关国家发展全局,事关亿万百姓福祉,事关社会和谐稳定,对于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具有重要意义”。自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将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上升到国家战略以来,让老年人生活安心、舒心、顺心、放心,本期重点关注6确保养老服务的高质量,既是新时代我国老龄事业的发展目标,也是中国式现代化下探索中国特色养老服务的新趋势与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道路的重要实践。但由于需求变化、区域差距等因素的限制,养老服务业的发展热点呈现出纷繁复杂的特征,什么才是有价值、高质量、可持续的趋势引发社会各界的关注与讨论。中国人口老龄化程度的加深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交织向前,有效应对人口老龄化在建设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的重要地位决定了中国式现代化关于人口结构、共同富裕、老龄事业等领域新主张的提出亦对新时期养老服务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理论和实践指导意义。现代化是一个全球性的进程,几乎所有的国家和地区都在向不

点击免费阅读完整报告
© 2017-2023 上海俟德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沪ICP备17027418号-1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210551
回顶部
报告群
公众号
小程序
APP
在线客服
收起